机关是不能因当事人报案晚不予立案的。
一、报警后多久可以立案
报警后,机关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者决定不予立案。根据《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接报案件后,机关应当立即进行受案立案审查。对于违法犯罪事实清楚的案件,机关各办案警种、部门应当即受即立即办,不得推诿拖延。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因此,机关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关于立案的原则和救济:1.机关受理案件之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应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2.对不属于机关职责范围的事项,在接报案时能够当场判断的,应当立即口头告知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向其他主管机关报案。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3.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机关决定不予立案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立案处理。
二、报案后多久立案
报案后七天内立案。决定立案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
三、去派出所立案要提供什么材料
去派出所立案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证明材料,个人报案的,提供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及复印件;
2、单位报案的,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单位信息证明文件及复印件,以及单位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受委托人必须是了解案件情况的公司负责人或案件直接当事人;
3、报案材料请写明控告案情的基本情况;
4、基本证据材料,在控告经济犯罪时,报案人应当提供基本的证据材料原件和复印件一套。
派出所立案有以下流程:
1、受害人应当携带相关线索前往机关进行报案,机关接受案件后;
2、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3、认为没有犯罪事实的,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人民或者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