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娱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结核病的治疗方法

结核病的治疗方法

来源:世娱网


生活中结核病给人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一旦你发现自己的身体有结核病的早期症状,就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那么结核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结核病的护理原则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结核病是一种肺部的疾病,因此我们要格外的引起重视,一些结核病的治疗方法是需要我们适当掌握的,以阻止病情向恶化的形式发展。

如何治疗结核病

药物治疗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以使病灶消灭,最终达到痊愈。世界卫生组织将抗结核药分为五组。

初治结核病通常选用第一组药物,耐药结核病或者因过敏、毒副反应不能耐受一线药物的可能需要选用其他几组药物。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 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一、早期

肺结核早期、肺泡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肺泡结构尚保持完整,可逆性大。

同时气的细菌繁殖会更加旺盛,体内的吞噬细胞逐渐活跃,抗结核药物对代谢活跃生长繁殖旺盛的细菌能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早期治疗可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

二、联合

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联合用药、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单一用药造成。联合用药必须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得药物治疗,这样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

既有细胞内杀菌药物又有细胞外杀菌药物,从而使化疗方案取得最佳疗效,并能缩短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三、适量

药物对任何疾病治疗都必须有一个适当的剂量,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给人体带来毒副作用。

似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一旦剂量过大,那么血液的药物浓度就会过高,对人体的消化、神经、泌尿系统,尤其是对肝肾会产生一定的毒副反应。

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抑菌、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要采用适当的剂量,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四、规律

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因为结核菌是一种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大的顽固细菌。

在治疗上必须规律用药,如果用药不当,症状缓解就停用,易导致耐药的发生,造成治疗失败。

五、全程

所谓全程用药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判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全疗程半年到一年左右,耐药结核病疗程更长。

因此,要想彻底治疗肺结核必须遵循以上五个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才能确保治疗有效、彻底。

结核病的早期症状

1、咳嗽

是肺结核的最多见的局部症状。早期咳嗽可以很轻,常呈单声咳,也就是我们俗话说半声咳,无痰干咳,影响工作生活的程度不明显。

当病变进展时,咳嗽可以加重;伴发支气管内膜结核时,咳嗽可以加剧,有时可发生呛咳,对久病不愈的病人。

如发生支气管移位,气管因病灶粘连被牵拉,或被周围淋巴结压迫使支气管变形时,可以因通气不畅而发生刺激性咳嗽,这种咳嗽犹如吃呛食物而发生的呛咳,甚至呼吸困难。

2、咳痰

起病初期咳痰不明显,或者有少量的白色粘液痰,但在病变扩大甚至肺部有空洞时痰量就会增加。在有其他致病菌感染时,痰量也会增多,且可出现黄脓痰,而且还可伴随全身症状出现发热寒战等现象。

3、胸痛

胸痛也是肺结核病的主要局部症状,但一般必须病变波及胸膜尤其是波及壁层胸膜,时可以出现胸痛。

有时出现不定部位的隐痛,这是由于神经反射作用所致,在肺呼吸运动时不受影响。如果部位固定有刺痛,并随呼吸及咳嗽时加重。

这就说明炎症刺激胸膜所致,有的病人常感觉肩部或上腹部痛,这很可能是炎症刺激了横膈膜通过神经反射所致。

4、咯血

我们经常发现好多病人事先并不知道他患有肺结核,平时有些咳嗽也不在乎,发热也不觉得,但咳嗽时发现痰中有血丝,血块,甚至满口血,才到医院看医生,经检查发现肺部已经有较多的病灶,甚至个别的还有了空洞。

出现咯血的病约占整个病患者的1/3多一些,咯血,不是任何病人都可以出现的,血是从血管里出来的。所以,必定要病变影响到血管壁的通透性或直接损伤血管时,才会出现,出血量的多少就要视损伤血管的程度而定了。

我们认为肺部病灶的多少,并不与出血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有的病人病灶很小但是损伤了血管,那么,就可以出血。相反,病灶很多,但不损伤血管可以出血不多或者不出血,当然病灶多,损伤血管的机会就多,出血机会就多。

引起结核病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人体对结核菌的易感性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

2、年龄

国内最近的几次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下年龄的人患病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增长,然后又转为平缓增长,到70岁达高峰,此后又下降。

3、性别

研究结果发现,20岁前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0岁以后则是男性高于女性,由此可以看出,年龄和性别都对结核病的发病、患病有一定的影响。

4、职业

某些职业与结核病密切相关。如从事粉尘作业者患矽肺现称“硅沉着病”的多,而矽肺患者很容易患结核病。

结核病的护理

一、结核病人的护理原则

1.要完全配合医生,坚持规则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病人往往症状消失或减轻,此时如自行停药,则将造成复治、难治,甚至导致长期慢性排菌而丧失了痊愈的机会。

在治疗满2个月、5个月、6个月 复治病人8个月时要按期送痰复查,复查时最好于上午十点之前,并且空腹,便于及时检查,同时带好夜间痰和晨痰。医生将根据复查结果判断治疗效果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2.要定期复查,尤其是痰结核菌检查,因为痰菌的多少、有无,直接关系到病情的转归,而其它检查能反映病人的身体状况,从而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改进治疗措施,有利于病人康复。

3.服药期间,注意休息,增添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增强自身体质。

4.个别病人在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食欲减退、头晕耳鸣、关节疼痛、皮肤搔痒或其它不良反应时,一旦出现要及时就诊。

5.要安排好生活起居,早睡早起,不从事重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疲劳,加强营养,多吃新鲜的鱼、肉、鸡蛋、牛奶、水果、蔬菜等,忌吸烟、酗酒、辛辣食品。

6.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忧郁、孤独的心理,进行必要的文娱和消遣活动来分散以疾病的注意力,以消除不良心理。

二、结核病人亲属十要

一要督促结核病人到结核病专业机构接受正规治疗,避免乱医和不规则治疗,以减少多余的经济负担和因不规则治疗产生的耐药性。

二要陪同病人就诊,聆听医生医嘱,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

三要鼓励、关怀病人,增强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结核病一定能治愈的信心。

四要牢记病人服药规律,提醒、督促、帮助病人按时、全程、规则服药。

五要督促、帮助病人养成不随意咳嗽、不对人打喷嚏、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吐痰入盂,盂内加入漂白粉或“84”等消毒药水。

六要劝告活动期病人暂不结婚、怀孕或喂奶,不接吻。

七要加强病人营养,食用高蛋白、高糖、高脂饮食。病人服药不用牛奶、糖水送服。

八要做到一人得病,全家体检,重视预防,杜绝传染。

九要将病人餐具用开水煮沸后单独存放,病人衣物、被褥经常暴晒。病人与家属不同枕共眠。

十要购置紫外线灯,掌握正确使用方法,经常消毒病人居住的房间。

结语:通过对上面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结核病的护理及治疗方法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希望今天小编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生活中我们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定期的做身体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治疗。

延伸阅读:

胎记怎么去除 去除胎记的方法介绍前列腺炎的早期症状 它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患上它有什么症状胎记是怎么形成的 哪些因素会导致出现胎记痉挛性瘫痪 它的特征是什么肋骨骨裂 它是通过什么引起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