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复习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1分,共20分) 三、问答题(每题7分到9分,共计30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10分)
要求:列出公式,算出结果,写结论。 五、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案例分析要求: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每个案例答案都在百字以上 名词解释:
1. 存货成本 :指货物从定购、购入、储存、直至出库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因缺货造成的经济损失。 2. 在途库存 :指尚未到达目的地,正处于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而储备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 3. 第三方物流: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4. 多式联运:就是通过将铁路、公路、船舶、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取它们的长处,
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和多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
5.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指随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
趋势。
6. 安全库存:指企业除了基本库存之外而设立的缓冲库存,其目的是防止因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负面影
响。
7. 供应链: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
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8. 现代物流:指基于满足顾客需求,以及成本与效益的考虑而进行的涉及生产、销售、消费全过程的物
品及其信息的系统流动过程。
9. 物流:指伴随物品由供应地向需求地的转移而发生的运输、装卸、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与
上述活动相关的信息活动的集合系统。
10. 对流运输:“相向运输”或“交错运输”,是指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的货物,在同一线路
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
11. 迂回运输:指舍近取远、绕道进行的一种运输,只有在计划不周、地理不熟、组织不当时才会发生这
种不合理运输。
12. 倒流运输: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倒流运输也可以看成是隐蔽
对流的一种特殊形式,除非是退货或者返厂重修而引发的倒流运输,否则倒流运输纯粹是一种运力的浪费,其不合理程度要高于对流运输。
13. 包装: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法而采用的容器及辅助物等的总体
名称,也包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操作活动。
14. 物流成本:指为组织、实施、管理物流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及其物资消耗的货币表现,也就是物品
在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等实体流动过程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 15. 供应链管理:是用系统的观点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与优化,
以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并保证供应链成员取得相应的绩效和利益,来满足顾客需求的整个管理过程。 问答题:
1. 简述包装合理化方法。
答:包装的轻薄化;包装的单纯化;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包装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注意
1
与其他环节的配合;有利于环保。 2. 试述搬运装卸作业合理化的原则
答:①省力化原则。能往下则不往上,能直行则不拐弯,能用机械则不用人力,能水平则不要上坡,能连续则不间断,能集装则不分散;②消除无效搬运。货物装卸搬运不产生价值,作业的次数越多,货损货差的几率就越大,物流成本就越高;③提高搬运活性。尽量使得上一步操作适于下一步装卸搬运作业;④合理利用机械;⑤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⑥集装单元化原则;⑦人性化原则;⑧提高综合效果。 3. 试述仓储合理化的途径
答:(1)实行ABC管理;(2)适当集中储存;(3)加快周转速度;(4)实行“先进先出”;(5)提高仓容利用率;(6)采用储存定位系统;(7)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8)采用现代仓储保养技术;(9)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储装备一体化方式。 4. 简述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答案要点:(1)传统物流强调物流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因此,其重要目标是谋求物流构成要素的系统最佳;现代物流不仅强调物流系统本身的最佳,而且更强调物流系统与生产、销售等整个经营系统的协调与最佳。(2)传统物流更强调销售物流与生产物流;而现代物流则进一步强化了“大物流”的理念。(3)传统物流概念强调的是效率与成本观念;而现代物流概念则强调的是效率、成本与效益的均衡。(4)传统物流认为物流是“内部事务”,其服务对象是组织内部的生产或销售部门;现代物流认为物流是“外部事务”,其服务对象是组织体外的顾客。(5)传统物流认为物流是企业等组织体的“后勤”,因此,如何组织物流是节约成本的“手段”与“策略”;现代物流则认为物流是企业等组织体的“先锋”,因此,如何组织物流不仅是节约成本的“手段”与“策略”,更是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战略”。
5.一般来讲,配送中心都具备哪些物流功能?
答案要点:(1)服务功能;(2)集货功能;(3)加工功能;(4)储存功能;(5)分拣功能;(6)装卸功能;(7)送货功能;(8)信息功能。
6.简述准时化采购环境下的供需合作关系。
答:准时化采购环境下的供需合作关系包括下述内容:
从供应商的角度来说,如果不实施准时化采购,由于缺乏和制造商的合作,库存、交货批量都比较大,而且在质量、需求方面都无法获得有效的控制。通过建立准时化采购策略,把制造商的JIT思想扩展到供应商,加强了供需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在开放性的动态信息交互下,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供应商能够做出快速反应,提高了供应商的应变能力。
对制造商来说,通过和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实施准时化采购,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制造过程与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成本降低了。
因此,准时化采购对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贯彻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准时化采购策略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协调性、同步性和集成性,供应链管理需要准时化采购来保证供应链的整体同步化运作。准时化采购增加了供应链的柔性和敏捷性。
7. 简述准时化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
答: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模式和传统的采购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采用订单驱动的方式。订单驱动使供应与需求双方都围绕订单运作,也就实现了准时化、同步化运作。
传统采购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和应付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如市场价格变化、物资短缺、运输条件约束等),常常产生大量的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而JIT思想则认为,过高的库存不仅增加了库存成本,而且还将许多生产上的、管理上的矛盾掩盖起来,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日积月累,小问题就可能累积成了大问题,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准时化采购也可以通过不断减少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来暴露生产过程中隐藏的问题,从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上来提高生产效率。 8.传统的供应商关系管理与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关系管理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是通过价格竞争而选择的,供应商与用户的关系是短期的合作关系,当
2
发现供应商不合适时,可以通过市场竞标的方式重新选择供应商。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制造订单的产生是在用户需求订单的驱动下产生的,然后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在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模式中,由于供应商和用户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供应商的合作能力将影响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因此,对供应商的要求就比较高。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而对供应商的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应包括产品质量、交货期、价格、技术能力、应变能力、批量柔性、交货期与价格的均衡、价格与批量的均衡、地理位置等,而不像传统采购那样主要依靠价格标准。 9. 论述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
答案要点:由于物流活动是由各种基础要素(人、财、物)和活动要素(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构成的系统,因此,所谓物流管理也就是对各种物流构成要素进行的系统管理。具体来说,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作业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物流服务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
10. 为什么要进行物流合理化,它具有什么意义?
答案要点:(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4)通过物流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5)企业物流合理化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11.试述搬运装卸作业合理化的原则
答:①省力化原则。能往下则不往上,能直行则不拐弯,能用机械则不用人力,能水平则不要上坡,能连续则不间断,能集装则不分散;②消除无效搬运。货物装卸搬运不产生价值,作业的次数越多,货损货差的几率就越大,物流成本就越高;③提高搬运活性。尽量使得上一步操作适于下一步装卸搬运作业;④合理利用机械;⑤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⑥集装单元化原则;⑦人性化原则;⑧提高综合效果。 12. 试论述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
答:物流服务质量与成本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成本就会上升,可以说两者间的关系适用于收益递减规律。具体来看,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有四种类型:
(1)在物流服务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即在实现一定物流服务水平的条件下,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来追求物流系统的改善。
(2)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得不牺牲成本,听任其上升。这是大多数企业所认为的服务与成本的关系。 (3)在物流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这种状况是灵活、有效利用物流成本,追求成本绩效的一种做法。
(4)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 判断题:
1. 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
2. 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物流四部分。( )
3. 在配装货物时,既要考虑车辆的载重,又要考虑车辆的容积,使之能得到有效利用。( ) 4. 合理的库存水平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 ) 5. 过高的物流服务势必损害经营绩效,不利于企业收益的稳定。( ) 6.只有当客户需要的产品出现缺货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缺货。( )
7. 只有当客户急需购买的产品发生缺货时,缺货才会真正影响到服务水平。( )
8. 物流增值服务就是指独特的或特别的活动,使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能够通过共同努力提高效率和效益。( )
9. 对于 \"第三利润源\"说,第三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 ) 10. 平托盘的主要特点是防护能力强,可有效防止塌垛,防止货损。( ) 11. 第三方物流简称为TPL。( )
3
12. 现代企业为了增加核心竞争力往往采用以职能专业化为基础的运作模式。( ) 13. 我们称提供传统仓储服务的服务公司为“公共仓库”。( )
14. 第三方物流企业想要取得成功,重要的因素在于整合物流过程,实现其对客户的增值服务。( ) 15. 物流标准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16. 物流标准化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17. 物流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物,它与经济水平和市场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我国正在加快向市场经济过渡,物流标准化工作己从“市场需求”转向“行政需求”,有需求的标准才有价值。( )
18. 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 ) 19. 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 )
20. 储存空间指的是仓库中所有的空间。( )
21. 仓储成本主要指固定保管费用、保管设备费用、其他搬运设备费用等。( )
22. 分类储存策略是指将所有货品按照一定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品都有固定存放的位置,而同属一类的不同货品又按一定的原则来指派货位。( )
23. 产品互补性原则指互补性高的货品也应存放在邻近位置,以便缺货时迅速以另一品项替代。( ) 24. 烟、香皂和茶叶可以存放在一起。( )
25. 对于食品或易变味的货品,此时应考虑的是先到期先出货的原则。因此应将保存期最新鲜的货品先出库。( )
26. ABC分类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或ABC分析法,它是一种从名目众多、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或经济现象中,通过分析,找出主次,分类排队,并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加以管理的方法。( ) 27. 使用EQQ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时必须满足的假设条件之一是允许缺货。( )
28. 订购成本是指企业向外部的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的成本,是为了实现一次订购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费用的总和。它与订购次数无关,所以它属于固定成本。( )
29. 从国际情况来看,商品配送共同化是配送中心的发展方向。( )
30. 物流本身是一种服务性活动,配送是多种物流功能的整合,而且是直接面对用户关键环节。( ) 31. 缺货率是指用户在一段时期内的多次订货中缺货的次数,缺货频率越高,说明配送系统对用户生产经营或生活影响越频繁,给用户造成的损失越大。( )
32. 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为了实现运输规模经济而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
33. 敏捷和迅速的配送系统的实现,一方面要依靠配送业务的优化,另一方面也依赖于配送技术的发展,其中大多数表现为日益先进的机械技术。( )
34.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四个部分组成。( )
35. 运输密度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关键因素,密度大,成本会降低;密度小,成本会上升。( ) 36. 一般地,航空能耗最高,其次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通常能耗较低。( )
37. 我国运输价格管理遵循间接为主、直接管理为辅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 38. 现代生产物流系统由管理层、执行层、控制层三大部分组成。( )
39. 叉车和拖车是生产车间最常见的搬运设备,叉车多适用于非标准尺寸物料远距离的运输,拖车则可用于短距离托盘和仓储笼运输。( )
40. 在生产物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中,包装线是生产物流与配送物流的核心。( )
问答题:
主要是在课堂上讲过的习题类型,掌握静态选址法和经济批量模型的计算就可以。
1.静态选址法:令P(x0,y0)为新仓库的位置,Pi(xi,yi)为现有仓库的位置(i=1,2,3,„n)。wi表示第i个供应点的运量,ci表示各供应点的运输费率,c0表示新仓库的运输费率,则根据重心法,有
4
∑xiwici 得: x0 =
∑wic0 n
∑yiwici y0 = i=1 n ∑wic0
i=1
当各供应点和新库址的运输费率相等,即ci=c0,可以简化为(在考试题目中,为简化计算,均假定各供应点和新库址的运输费率相等,因此在考题中使用下列简化公式): n ∑xiwi x0 = i=1 n ∑wi
i=1 n
∑yiwi
i=1 y0 = n ∑wi
i=1
上式即为当运输费率相等时,用重心法求得新仓库位置的计算公式。 2. 经济批量模型(EOQ模型)
假设:R:每年的需求量 Q:订货批量 A:每次的订货成本或生产准备成本 V:每件商品的价值 W:每件商品的年储存成本占商品价值的百分比(%)
S(=VW):每件商品的年储存成本
t:时间(天数) n:次数 t=
1R n= nQTC:年库存总成本=购置价格+保管仓储成本
TAC是保管仓储成本,TAC函数对Q微分整理,可得经济批量: 2RA
EQQ=( S )1/2
案例题:
主要是课堂上讲过的案例及其类型,答案要求写出要点,只要大致意思对就可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