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娱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

浅谈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

来源:世娱网
2010年8月 文海艺苑 AU ̄1.201 0 LlTERARY GALLERY 浅谈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 杨天明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广告语言属于文学性语言,在广告语言的创作中,需要调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增加魅力,吸引 受众。消极修辞以其平易质朴的特点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积极修辞更是以其审美惊奇感给受众以 极大的冲击力。积极修辞有多种修辞手法,都--q-v>t在广告语言中得到合理运用,在很多广告语言中则需 要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以加强表达效果,- ̄I:L喻、比拟、对偶、回文、双关等。 关键词:广告语言;消极修辞;积极修辞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052—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已经渗透到杜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交融的修辞手法。孕妇装广告语言是:“挺身而出,展露女 在中国当今的社会里,只要你留愈,随时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种 性最美的曲线。”寥寥数语,塑造了商品和企业的美好形象。有 媒体传播的广告。在国外,广告作为一种促销策略,早已家喻 的广告不是从商品本身拟人,而是从商品与顾客的关系上比 户晓了。广告主要掌语言、百面、声响等视、听、感的手段来吸 拟。 引和打动消费者,其中,语言——书面语和口语(所谓口语,在 三、对偶 广告中以声音的形式体现出来)是主要的载体形式。由于其本 对偶是对仗,它要求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字数相对、内容 身的功能特点以及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形响,广告语言也就 相称。请看某理发店的广告:“进店来写衣秀仁,出门去白面书 具有与其它语言不同的表现形式,鉴于此熟悉并理解广告语 生”;“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 言中辞格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应无搔首人”;某钟表店的广告:“刻刻催人资警省;声声劝尔 陈望道的修辞学巨著《修辞学发凡》建立了两大理论分 惜光明”;某服装店的广告:“剪绿裁红装春色,桃花绣朵美仪 野,即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消极修辞就是同义句式的选择, 容;男添庄重女添俏,夏透风凉冬御寒”。声律和谐,悦耳动听。 同一种意义,完全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形 四、回文 式表达同一种意义时,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不会完全相同的,有 回文是广告语言中用上句的末尾作下句的开头,又用下 时甚至是大不相同的。语言体系中同义手段的选择,是语言艺 句的末尾作上句的开头的种回环往复的修辞方式。请看一家 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然也 “天然居”店捕的广告词:“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回环的 是广告语言创作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如: 广告,反映了深刻的辩证法。增强了广告语言的感染力,因而 精工表的广告词:“爱情的标志,爱情的魅力。”舒氏纸尿 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 布的广告词“宝宝穿得开心,妈妈选得满意。”这两则广告注意 五、双关 了句式的选择,上下两句句式整齐,且都用短句,明白晓畅,琅 双关是利用语言中同意和多义的条件,使一语而含二义 琅上口,能使人过目不忘,过耳不忘,有很好的广告效果。 的辞格。妙语双关,是广告语言中常用的手法。“中意”牌电冰 一、比喻 箱,有则广告词是这样写的:“中意冰箱,人人中意”;儿童食品 比喻是最基本的、最重要、最古老的修辞手法,也是人类 广告:“口蜜腹健”;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手表广告:“出手 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修辞格(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不凡”;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电子驱蚊器的广告:“默默 比喻自然也是广告语言中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下面这 无‘蚊’的奉献”;南京起重机械厂广告:“在最需要的地方,助 几条广告语: 您一臂之力”;有则摩托车的广告这样写道:“发家致富,骑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给您的窗户装上玻璃(眼镜店的广 无穷”。语言双关,一石二鸟,含蓄幽默,意味深长。 告)。 从人们的文化心理来看,求新、求异、求雅是大家的心理 你能用油漆将世界变成一个美人(油漆广告语)。 共性。随着广告事业的发展和广大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 第一个广告属于比喻中的暗喻,前半句是一句人们非常 不再满足于直接介绍产品特点的平淡的广告诉求,他们更愿 熟悉的语言,后半句再用一个暗喻句,达到了很好的语言效 意看到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广告,更愿意看到奇特的与众不同 果。第二个广告也是一个暗喻,“世界变成美人”使人印象增大 的广告。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指出,辞格把“语 增深了,人们心中既有一个美好的世界,又有一个绝色美人的 辞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 形象,产生非常美好的感觉,自然会喜欢上这种产品。 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 二、比拟 魅力”。为了满足人们的求新求异心理,最大限度地引起受众 广告语言的比拟,是从商品定位和广告创意出发,为了表 的共鸣,广告人充分利用了辞格这个工具。 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把物当人,或把人当作物,一种“人”、“物” 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