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计划
屈鸿翔
一、指导思想:
以陶行知“生活教育”主流思想为指导,以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全面渗透到新课程实践中,并以学科生活化的“六个特质”全面引领教学工作;切实进行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和方法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目标,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健康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的领域的有关知识点,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二、学生分析:
小学水平三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基本上处于“匀速增长”阶段。男女基本上是同步增长,性别差异还不明显。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发展,总体上比水平二学生略有发展,处于较为“缓慢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应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做到扬长补短,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素质、体能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生长发育。水平三小学生随着身体的发展,学习的知识与思维的发展,在心理活动方面,比四年级有一些新的进展。除了注意力、学习动机和意志水平的提高,还表现为会话性语言已较完善,机械记忆发展快,感情发展也较快,幽默感增强。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团体意识相当浓厚,友情、对人对事的互助合作观念开始萌发,自治活动、批判性言行有所增多,对组织的集体游戏和自治活动产生极大兴趣。
根据水平三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除应有针对性的选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外,可增加一些简单运动技术的学习与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动作技术的简单运用方法,可增加一些竞赛性的教学方法,培养互助合作的集体意识和勇于竞争的意识。 三、学期教学目标 (一)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的精神。 4、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水平目标:
1、运动技能:获得运动基础知识,知道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如田径中的跑、跳、投等动作术语,观看体育比赛;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初步掌握基本技术;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学会自我保护。
2、身体健康: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正确的知道体育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发展体能,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关注身体和健康知识,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了解营养和健康的知识。
3、心理健康:了解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作用,体验不同状况时的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整控制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四、体育课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
2、 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3、 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4、 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 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
5、 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
6、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 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 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病、事假要提前请假,不准不假不到,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 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五、单项重点教学内容分析: (一)、基本体操:
基本体操对于培养学生身体正确姿势,矫正不良姿态,促进身体各器官正常发育和身体全面发展,增进健康;进行整齐一致、合作交往、组织纪律教育,培养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等,有具有良好的作用。
1、学会向左、右转走的队列队形。
2、学会全国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二)、跑
跑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小学生必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学会正确的跑,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等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发展跑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运动感觉和运动知觉,以及勇敢的拼搏精神,同时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1、知道蹲踞式起跑、站立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2、学会蹲踞式起跑动作,做到起跑反应迅速,起动快,起跑后迅速进入加速跑;进一步学习耐久跑、定时跑,掌握跑的动作和呼吸方法,能跑得持久。 3、能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优育品质。 (三)、跳跃
跳跃是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是运用自身能力或借助一定器材,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越过尽可能的高度和跳过尽可能的远度。跳跃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练习效果明显,容易引发学生练习的兴趣、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通过跳跃教材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提高身体的灵活和协调性,增强肌体的功能,发展时间与空间感觉,还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1、 进一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起跳力量、腾空高度、跳跃的姿势)。
2、 初步学习跳高或急行跳远。 3、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 (四)、游戏:
游戏是儿童十分喜欢的体育运动,通过游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行为;通过游戏教学有利于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游戏教学有利于学生体现群体活动的乐趣和情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1、 学生能掌握制定简单游戏规则的方法和组织方法。
2、 在游戏过程中能认真遵守游戏规则,尊重对手,能正确的处理成功与失败。3、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五)、球类:
球类不仅为广大青少年儿童所喜爱,而且著名球星往往是他们所羡慕和崇拜的偶像。三大球不仅具有对抗性、趣味性等特点,而且强调集体合作,对锻炼个人的体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聪明智慧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1、 知道20米往返运球绕杆的测试方法。
2、 学会20米往返运球绕杆的技术动作。
(水平三)体育教学进度表
周 课 教 学 内 容 月 主 题 次 次 1 室内课:体育课学习要求及评价 1 队列队形:立正、稍息、向后看齐、三面转法 向2 左转走 1 队列队形:蹲下、起立、坐下、起立 向右转走 2 队列队形:行进间裂队、并队走 分队、合队2 走 1 基本体操:《七彩阳光》1-4 3 2 基本体操:《七彩阳光》5-9 1 基本体操:复习整套《七彩阳光》 4 2 复习评价:队列队形 基本体操 常规 与 基本体操 1 跑:站立式起跑 起跑反应训练 5 2 跑:站立式起跑及起跑反应 50米快速跑 1 跑:蹲踞式起跑 蹲踞式起跑反应训练 6 2 跑: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反应 50米快速跑 7 1 跑:50米迎面接力跑 50米往返接力跑 2 跑:50米×8往返跑 8 1 跑:400米变速跑 50米×8往返跑 2 跑:50米×8往返跑 600米定时跑 1 跳:协同跳 摸高跳 蛙跳接力 9 2 跳:收腹跳 立定跳远 10 1 跳:跳短绳(单人、双人、跑跳) 2 跳:3分钟跳短绳 跳长绳 11 1 球类:原地运球 行进间运球 2 球类:原地运球 行进间运球 1 球类:20米往返运球绕杆 12 2 球类:20米往返运球绕杆 13 1 跑的游戏:障碍接力赛 2 跑的游戏:50米往返接力赛 14 1 跳的游戏:撑骆驼跳背 条条龙龙 2 跳的游戏:立定跳远接力赛 1 球类游戏:运球接力赛 15 2 球类游戏:运球接力赛 16 1 球类游戏:运球绕杆接力赛 2 球类游戏:运球绕杆接力赛 17 1 复习:50米跑 2 测试:50米跑 1 复习:立定跳远 18 2 测试:立定跳远 19 1 复习:50米×8往返跑 期末复习与测评 游戏 球类 跳 跑 2 测试:50米×8往返跑 20
1 测试:50米×8往返跑 2 测试:补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