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娱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一讲 上古文学(《诗经》上)

第一讲 上古文学(《诗经》上)

来源:世娱网


本科生中国古代文学(2011.09—2012.01)

第一讲 上古文学(概说;《诗经》上)

一、概说

时间范围

西周(前1046)——秦始皇统一(前221)之前,约八百余年。前770年,自周平王元年至周敬王44年(前476)为春秋时期,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进入战国时期。

作为文学的作品

《诗经》、《楚辞》

具有不同程度文学成分的作品

神话、诸子散文、历史散文

上古文学的总体特征及其意义

二、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诗经》

(一)有关《诗经》的常识

1、名称

《诗》、《诗三百》、《诗经》

《论语》:“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使于四方……”

“六经”之一。战国末期《诗三百》与《书》、《乐》、《易》、《礼》、《春秋》始列入《礼记》的《经解》篇中。

目前所知见于文献的《诗经》一名,应是司马迁《史记·儒林传》所说的“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但司马迁通常还是多称《诗三百》的。西汉以后,《诗经》一名渐渐普遍流行起来。

2、产生地域、编辑成书、整理刊定

《大雅》、《小雅》产生在西周、东周的镐京(西安)和洛邑(洛阳);《周颂》的产生地在镐京;《鲁颂》的产生地在春秋时鲁国的国都山东曲阜;《商颂》产生于春秋时宋国的国都商丘。

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大致包括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的北部。其中《二南》中有些诗篇就产生在黄河、长江之间的地域,是十五国风中最南的地域。

产生、编辑在不同的时期,最早为西周初期,最晚为春秋中期或末期,持续时间前后约五百余年。

现在通常从“《诗》皆入乐”的认识出发,认为主要是按照音乐的特点来划分的。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诸侯所辖各地域的乐曲。“雅”即“正”,又与“夏”通。周王畿一代原为夏人旧地,故周人时亦称夏人。王畿为“正声”、“正乐”,相对于“土乐”而言,“雅言”意为标准音。《小雅》、《大雅》之分,则是与它们音乐之不同和产生时代之远近有关。“颂”是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是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

从创作时代看,大致可知:《周颂》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东周以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3、《诗经》的结集和整理

周王朝经过诸侯各国的协助,对各国诗歌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孔子曾经对《诗经》做过整理的工作。

《诗经》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各种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秦皇焚书,赖口耳相传得以保存。汉兴,传《诗》者有鲁人申培(《鲁诗》)、齐人辕固(《齐诗》)、燕人韩婴(《韩诗》)、鲁人毛亨赵人毛苌(《毛诗》)。鲁、齐、韩三家诗属今文经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派。东汉以后,《毛诗》盛行并得以流传。

“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毛诗序》)

3、功用

《诗》与周代的礼乐文化:如祝颂、祭祀、讽刺等。

言语引诗;外交赋诗。而引诗、赋诗基本上都是断章取义、以诗为喻,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孔门诗说:孔子教学,注重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而“《诗》兼四科”(陈澧《东塾读》)。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二)《诗经》的题材内容

1、祭祀

《周颂》:《噫嘻》(《毛诗序》:《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也。)

噫嘻成王,既昭假(读为格)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维天之命》(《毛诗序》:《维天之命》,大平告文王也。)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

2、颂祷

《大雅》:《文王》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周南》:《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

3、祖先颂歌

《大雅》里的民族史诗:《生民》(后稷的诞生)、《公刘》(后稷曾孙公刘自邰迁豳的史迹)《绵》(文王祖父古公亶父始迁岐山以开王业事)、《皇矣》(文王伐密伐崇事)、《大明》(武王伐纣)五篇适成一组诗歌。

《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

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顺畅)。不坼不副,无菑(灾,灾难)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徒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保护)字(喂奶)之。诞寘之平林,会(正好遇到)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han二声,长)实訏(xv一声,大),厥声载路。

……

《绵》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居住)沮漆(为两条河名)。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迺疆迺理,迺宣迺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迺立皋门,皋门有伉。迺立应门,应门将将。迺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4、宴饮 《小雅》: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

《蓼(lu四声)萧》

蓼彼萧斯,零(降下)露湑(音许)兮(清亮的样子)。既见君子,我心写(即泄,倾吐)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舒心、安然的样子)兮。

蓼彼(其实是复沓的形式)萧斯,零露瀼瀼(形容露珠的凝重)。既见君子,为龙(即宠)为光。其德不爽(没有差错),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非常)燕(安然)岂弟(kai ti 三声、二声,

指非常和悦、快乐)。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tiao le三声、二声,指系在马嘴上的马勒)(音条勒)沖沖。和鸾雝雝(yong一声,指铃铛的声音),万福攸同。

《湛露》

湛湛(沉重)露斯,匪阳不晞(干)。厌厌(安然、舒适)夜饮,不醉无归。

……

5、战争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況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卫风》:《伯兮》

伯兮朅(qie四声,强壮、英武)兮,邦之桀(栋梁、英杰)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適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豳风》:《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亦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6、征役 《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注释:1.这是一篇呼告

2.鸨音保,一种野鸭 苞:丛生 栩:音许,指一种树木 靡:没有 盬:音股,停止 怙:音沪,依靠 悠:悠远 曷:音和 所:住处 棘:桑树 极:尽头 尝:吃 常:正常,常道

《小雅》:

《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

注释:徂:到 腓:凋落 瘼:音漠,病、痛苦 《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榖:音股,善、好

民:指人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7、农事

《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豳风》:《七月》(叙述农民全年劳动的诗。周代农人生活的剪影:春耕、妇女蚕桑、农闲冬猎、农人准备御寒过冬、副业生产、收完庄稼还要服劳役、年终的宴饮。)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音毕波),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音叶)彼南亩。田畯至喜(音赤,“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音环)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音一)彼女桑。七月鸣鵙(音局),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音腰),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音拓)。一之日于貉(祃),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音纂)武功。言私其豵(音宗),献豜(音坚)于公。

五月斯螽(音中)动股,六月莎(音索)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音仅)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音玉),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音扑)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音丐)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音居),采荼薪樗(音初)。食(音四)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穜稑,音同路),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尚”)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音陶)。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窨)。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荡)。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注释:1、第一段见书p50

2、第二段: 阳:暖 载:泽 懿:深 祁祁:形容采蘩的女子人数之多 猗:音一,拽着、拉着 桑桑:指嫩的桑叶 殆:害怕 女桑:小桑 绩:纺织 载玄载黄:指染的颜色,又黑又黄 公子:在古代,公子也可理解为女子

《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音异)兮,行与子逝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