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娱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秋国开电大《传统文化与概观》形考作业1

2020秋国开电大《传统文化与概观》形考作业1

来源:世娱网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A )

A 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 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 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 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的是 ( D ) A 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 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 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 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C ) A 诸子学术逐渐消亡 B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C 政治上的大一统

D 汉武帝独尊儒术

4、道教的出现是在 ( C )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 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

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D )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 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

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 B ) A《论语》 B《老子》 C《庄子》 D《周易》

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B )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科举制的实施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韩愈的排佛

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D ) A敦煌 B洛阳 C河北 D长安

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 B ) A诗歌 B钟鼎 C书法 D舞蹈

10、“心性本觉”是( C )佛教的思想 A 印度 B C 中国 D 南亚

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B ) A 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 B 唐代的“安史之乱” C 永嘉之乱 D 靖康之难

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 D ) A 宋画的淡远 B 宋诗的浅易 C 宋词的俚俗 D 宋文纡徐委备

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 C ) A 东部文化的西移 B 西部文化的东移 C 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 D 北方文化的南移

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 A ) A 唱 B 念 C 做 D 打

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 B ) A 更加浓墨重彩 B 更重意趣与心境 C 更显富丽堂皇 D 以人物素描为主 二、简答题

简述分封制的概念内涵。(5分)

答: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结和处理。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 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

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关于分封制的内容,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最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如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