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娱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中学(五四制)2013-201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中学(五四制)2013-201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来源:世娱网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中学(五四制)2013-201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

试试题

1、选择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2分)

A. 庇荫傥tì 遒劲 jìng 捋胡须 lǚ .yīn 倜...

B. 脑髓冽lǐng 怏怏不乐yàng .suì 默契.qì 凛..C.荒谬 miù 宿儒sù 挣脱zhèng 浑身解数xiè ....D. 蓦然mù 炽痛chì 亘古gèn 叱咤风云chà ....2、选择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2分) A.涌跃 燥热 严厉 语无伦次 B.萦带 颤抖 蓬勃 锲而不舍 C. 优扬 仰慕 字贴 迫不急待 D.惬意 钦佩 震憾 一泻万丈 3、选择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 面面相觑(看) 家喻户晓(明白) 兀兀穷年(穷苦的样子) ....B、鲜为人知(少) 荒草萋萋(荒凉)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C、赏赐百千强(有余) 出郭相扶将(外城) 地维绝(绳子) ...D、众妙毕备(都) 宾客意少舒(稍微) 虽人有百手(即使) ...4、选择有误的一项(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家。 B、《最后一课》、《伟大的悲剧》的作者分别是德国作家都德、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病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拟物

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6、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4分) 【古之黄河】

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1分)

【近之黄河】 材料一 1948年,战争胜利前夕,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2)阅读上面这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1分)

【今之黄河】

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 3)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7、名著阅读(4分)

《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 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它两部为 《 》、《 》。(2分)

《童年》中塑造了阿廖沙的形象,你最喜欢他的哪些性格?(2分) 8、古诗默写(8分)

(1)《春夜洛城闻笛》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2)《滁州西涧》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3)《论诗》反映诗人“诗歌创作贵在创新”主张的诗句是

(4)《木兰诗》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一)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二)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①余 闻 之 也 久 ②非 复 吴 下 阿 蒙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①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见: ④ 即更刮目相待 更: 11.翻译。(4分)

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2.《伤仲永》和《孙权劝学》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4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社戏》选段,回答问题。(16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3、上述第②段文字采用多种感觉来写景,根据要求选填相关的语句。(4分) (1)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嗅觉: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触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4分)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

15、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分别从第①、②、③自然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填在横线上。(6分)

第①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松) 第②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急切)

第③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醉)。 16、如果给选文拟一个四字小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什么?(2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4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加括号的词的意思(2分)

(1)小的时候想(长大)

(2)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我的(长大)

18、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 19、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4分)

20、“我”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说明(2分) 21、简要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段话的理解(3分)

四、写作:(50分)

夜空因为点点星光让人铭记;海洋因为滚滚波涛让人铭记。盘点你的生活,回顾你的往事,有哪些人、哪些事、哪一天、哪一刻或者是怎样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动-----给你深思、给你感动、让你珍惜------

请以“ 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