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娱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代地中海地区工艺美术

古代地中海地区工艺美术

来源:世娱网
古代地中海地区工艺美术 一、概述

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是一个东西长(约4000KM)南北窄(约1800KM)的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

三大洲交会点 周边各民族、各区域文化艺术的大熔炉连接 东西方文化的纽带 各民族、宗教、商贸活动的共享空间

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明——地中海文明 地中海文明代表了人类古代文明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其文化艺术发展史主要是以工艺美术构成的(盛于纯艺术:绘画、雕塑、建筑) 南岸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艺文化浪潮

东岸 腓尼基和古巴勒斯坦,为两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交融会合之地,犹太教和教的发祥地。也是西亚和北非文化向欧洲本土进行传播的走廊。工商贸易发达,因而促进了文化交流,呈现工艺美术繁荣局面。

西北岸 安纳托利亚 欧、亚两大洲的交会之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陶工艺、金工吸收了两河流域文明之养料,且给予古希腊及爱琴海文化以重大影响。

北岸 希腊及其爱琴海诸岛屿,广泛接触东方文明、汲取其精华,从而迸发出欧洲文明的火花,这里的金属工艺和彩陶工艺,拉开了欧洲工艺文化的序幕,也为世界艺术史增添了灿烂的一页。

埃特鲁里亚也是欧洲工艺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地中海文明的孕育下,全面地吸收了古希腊文明的养料,不仅成为古希腊文化的余音,也是古罗马文化的先声,其丰富而精美的工艺美术,特别是金属工艺,为古罗马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西岸 伊比利亚半岛,虽不及东、北、南岸繁荣发达,但也形成了独特而兴盛的态势。其发达的青铜工艺、石工艺和陶工艺,不仅成为欧洲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后来南欧的工艺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克里特 古希腊文明乃至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塞浦路斯 东西方文明的结晶,融合了多种文明的优势,但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工艺文化风格

其余诸岛 西西里岛 萨丁岛 欧洲工艺文化的摇篮之一。

二、地中海各地区的工艺美术

(一)腓尼基(Phoenicia)(公元前3000—前500)

古希腊人对今黎巴嫩、叙利亚一带的称谓“紫红之国”。最早的居民是塞姆人(闪米特人),始终未形成统一的大国,曾先后成为古埃及(公元前14世纪—前13世纪)、亚述、新巴比伦和波斯(公元前6世纪)及马其顿和罗马的领地。

以经商、航海和殖民著称于世。手工业发达、象牙制品、紫红色染织品、玻璃制品、金属工艺等大量出口。

对人类文化最大的贡献是在公元前13世纪创造了一套拼音字母,由于航海与商业的发展,需要一套简便、易懂的文字体系,利用两河流域和埃及文字的某些元素,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共22个辅音,后来希腊人在这一基础上增加了元音字母,创造了更为完备的希腊字母文字,这就是现代欧洲各国字母文字的来源。腓尼基字母还是阿拉米亚字母的来源,而阿拉米亚字母后来又是希伯来、阿拉伯、印度等字母的祖先。 1、金属工艺风格:细腻、精致、富于装饰性、材料应用广泛 早期皆受埃及和西亚影响,其后刻意追求装饰性的表现。 品种:器皿、武器、神像、首饰(佩饰)

2、象牙工艺十分兴盛、大量出口、象牙作坊和职业工匠 装饰用品多,埃及+西亚=腓尼基

风格:造型和装饰都很洗练 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象牙制品垄断了整个地中海区域(但多在国外出土)。

工匠曾被境外国王聘请,公元前8世纪末大象在两河及叙利亚逐渐消失。 遂从印度进口、故变得昂贵起来。 用途:用于宫廷观赏、陪葬

3、石工艺 装饰品多、风格明显受埃及影响,善于以人物纹作装饰、典雅而有秩序。 (二)塞浦路斯(Cyprus)

地中海第三大岛(仅次于西西里岛和萨丁岛)。

工艺美术作为古代地中海艺术的重要一环,经过漫长的历史,并一直保持着地方特性而不断发展。历史上虽曾受到过小亚、腓尼基、埃及、爱琴海文化艺术之影响,但从未出现过被同化的现象。至少在希腊化时期开始之前,一直保持着其工艺文化的个性。

1、陶工艺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早期(公元前26世纪—前21世纪)雕塑性实用器物为特色。

造型意识很强,艺术性强,表现手法多样(以立体为主)中期(公元前20世纪—前13世纪)平面装饰为特色(陶板偶像)釉陶

晚期(公元前700—前600)出现的彩绘动物纹陶器很有特色,具有现代感,又具有现代感,又具装饰性。

2、金属工艺金属矿物丰富,出口铜料,金工发达。

至公元前15世纪—前13世纪期间大量迈锡尼人由希腊移居塞浦路斯岛遂带来选进的金属工艺文化和爱琴文明的风格。

3、石工艺 用于装饰的多,但器皿少。制作精良。 (三)安纳托利亚(Anatolia)地处小亚半岛(今土耳其) 古文明兴盛地之一,交会处、桥梁、通道、媒介

赫梯人曾于公元前20世纪初进入安纳托利亚,并建立了古王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1、金属工艺早在公元前27世纪—前21世纪即有相当精美的青铜制品。公元前14世纪赫梯人已掌握了制造铁器的技术,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区域。 风格独特、艺术性强、造型新颖、制作精良

2、陶工艺风格新颖别致、造型独特,颇具现代感流线型应用广泛 (四)基克拉迪斯群岛(Kikladhes)

美术活动从公元前3000年,即新石器时代末期,即有遗迹进入青铜时代便急速发展,并形成像《基克拉迪斯偶像》那样地域性很强的独特的作品问世。当克里特岛处于盛期时,基克拉迪斯群岛深受影响,并随克里特岛衰落而消失。

最早的居民,可能是小亚移民,最早这里是作为海上交通的中转地而被利用的。黑曜石、大理石、金刚砂是这里的特产。

1、陶工艺造型饱满、装饰简洁大方、个性鲜明、创意独特 同心圆纹样

平锅形陶器 子母陶器(复合容器)

2、石工艺造型简洁、风格独特、制作精致,极具现代意趣,以极抽象的形式表现人物(神)世界独一无二最简洁 (五)克里特岛(Kriti)

在19世纪晚期开始挖掘的爱琴文化遗址分布于爱琴海的若干岛屿和半岛的南端,其中以克里特岛和半岛南部的迈锡尼遗址最为典型,故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亦称爱琴文化)(Aegean Civilization)。它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也是希腊文明的前源。

居民是最早的海洋民族和海洋文明的创立者 克里特岛是航海术的“摇篮”

佩拉斯基人(Pelasgians) 克里特岛和佩拉斯基人,早在公元前2599年左右已创造了金石并用文化,氏族制度已开始解体。至公元前2000年纪,克里特岛文化进入全盛时期,并建造了著名的克诺索斯(Knossos)诺萨斯(Cnossos)王宫.。这座王宫占地2公顷,多为3层建筑,设有供水和排水的设备,宫中厅堂林立,室宇栉此,结构复杂,故有“迷宫”之称。在走廊的墙壁上绘有生动逼真的图画;在宫内还有一个可容纳500观众的剧场;在国王的仓库里,排列着一行行一人多高的大缸,可能是存放粮油和酒的器皿。可见当时工匠的设计和施工能力相当可观。

在希腊人的传说里,称米诺斯(Minos)统治时的克里特岛为海上霸国。它很早就能建造高头低舷的快速远航船,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曾控制过爱琴海的海上贸易,还强迫周围的民族对它称臣纳贡。据记载,古代埃及新王国的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曾租用克里特人的船从黎巴嫩埃及运输木材。同时,在克里特岛也发掘出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黄金、象牙等工艺品,证明当时克里特海上商业之发达。

克里特文化于公元前1450年左右突然消失,不少学者认为是海啸或火山爆发所致。此后,爱琴文化的中心便转移到半岛南部的迈锡尼。 1、陶工艺造型与装饰皆十分精美,器皿很多(壶多)

前期流行岛嘴形壶,造型饱满,装饰大方美观,流线型特征明显,受安纳托利亚风格一定的影响。

后期以陶棺、陶俑及陶制神像为特色,造型生动活泼,手法大胆夸张。“明地暗纹法”成为主流

卡马莱斯(Kamares)陶器

2、金属工艺风格典雅细腻、制作精良、首饰尤其突出、黄金工艺发达、宝饰品突出 3、石工艺风格古朴大方,装饰生动活泼,器皿很有特色,以杯为主。 如水晶酒杯 石杯 (六)迈锡尼(Mycenae)

迈锡尼位于希腊半岛南部,19世纪在这里发现了大量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与克里特文化并称爱琴文化。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

由于克里特文化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突然毁灭,此后爱琴文化的中心转移到半岛南部的迈锡尼。

迈锡尼文化是由阿卡亚人创造的。

考古学家在迈锡尼发现的文化遗址和遗迹包括城市,王宫和各种不同的墓室。在王公贵族的墓室里,保存有大量的金杯、银盆、青铜宝剑和金面具等物,其中有的墓室金属工艺品达800余件之多,说明贵族奴隶主的奢侈豪华的生活。在所有器皿和剑柄上,都刻着人物或动物的图案,神态十分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造谐。

后期,因发动远征小亚特洛伊战争,持续十年之后,最后采取“木马计”才将特洛伊域攻陷,虽取得胜利,但也使迈锡尼元气大伤,不久便被北部的多利亚人(Dorians)所征服,迈锡尼文化也自此开始衰落。(多利亚人古希腊居民之一)

1、金属工艺主要是金工发达、特别是贵金属——黄金甚佳,造型独特,制作工艺精湛、富于艺术性和古典意趣。 金冠带 银杯

2、石工艺人像、着色、表现轻松、随意 器皿极少 装饰用或作为祭器随葬品 (七)萨丁岛(Sardegna)

1、金属工艺青铜小像、形象夸张、艺术表现强、祭器、装饰品多、器皿较少 2、石工艺 造型单纯大方,以偶像(神像)(相当抽象)为主,器皿很少 (八)伊比利亚半岛(Iberia) 地中海西岸 今西班牙、葡萄牙

地理位置虽属欧洲,但文化根基更加接近北非及地中海东部,具有很明显的与地中海文化圈为一体的特征。

学者们推测最早居民由非洲萨哈拉地区的民族移居而来。是因为气候变化那里成为不毛之地后,一部分非洲居民经直布罗陀海峡抵达伊比利亚半岛。并建立了阿尔麦利亚文化的基础。之后,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至青铜时代初期(公元前3000—前1500)这里由巨石文化支配着,其起源虽不确定,但它属于海洋民族是确实的,通过这里的遗址,便可看出,从地中海东岸开始,爱琴海、西地中海、伊比利亚半岛、法兰西西海岸,乃至北方的德国等地区,都有其文化足迹留存,此时起,伊比利亚半岛,已是海洋文化的重要舞台之一。

至少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北方的凯尔特人,由半岛西北部进入西部,不久便由西南部向中部扩展,并与当地民族同化。

另外,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也曾到过此地殖民,带来了东部的文化和商品。 之后,这里也曾受到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冲击。

1、金属工艺十分发达、造型简洁大方,艺术风格独特,艺术趣味浓厚,但器皿少,以祭器、首饰为主。 2、陶工艺

特征:器皿造型极为单纯,装饰纹样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图案化倾向和装饰性表现。陶俑生动而精美,特别是人物的头部与胸部,十分注意繁简之对比。

3、石工艺器皿发现少。有神像,表现手法较为写实,充满古典意趣。风格古朴。 三、小结

1、 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构成了地中海文明的主体,而地中海文明又代表了人类古代文明中最重要、最辉煌的部分之一。

2、 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是东、西方文明相融合的结晶,它不仅表现在具体的工艺手段和加工技术方面,也反映在工艺美学和工艺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体现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相交融的最高成就。

3、 由于地中海区域的特殊地理环境,沿海各地区和各海岛之间的文化交流异常活跃,导致了这一区域工艺文化风格和艺术特征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倾向。

4、 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表现出浓郁的原始人文主义特征和世俗性。对于现世生活,工艺美术处于全面服务的地位,因而,工艺美术作品少有宗教思想的束缚和宗教文化的制约。大量工艺美术作品表明,它们主要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观赏和收藏为目的,而作为祭祀活动用的制品,始终未能成为这一区域的主流。

5、 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的另一特征表现为:工艺美术的发展与创造,始终与当时的商业贸易活动紧密关联,大量精美的工艺制品都是作为高档商品远销,反映了工艺美术的特性。通过经济和商贸活动,工艺美术有可能为更多的人们服务。也正因如此,促进了这一区域工艺美术的大力发展和繁荣局面。

6、 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体现了东、西方工艺美术相融合的优势,因此,这一区域的工艺美术制品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