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验 报 告
课程 计量经济学 二级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时 间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题目 利用软件建立模型并分析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小组成员 实验要求 1、步骤要详细:
不但要写出结果,还要有一定的分析,字数不得低于3000字。 2、模型的拟合优度要高。
3、小组成员自由组合,最多不超过4人。
实验内容
已知重庆市1978---2010年的人均GDP数据,请建立人均GDP的趋势模型,要求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完成下列工作: 1、建立模型(模型自选)
自变量用时间t;也允许自己分析并决定自变量,但要给出依据并列出原始数据。 2、参数估计
3、模型检验(检验方法自选)
4、模型应用:预测将来(预测期为5年)
年 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人均GDP(元) 年 份 287 321 357 379 419 461 542 624 694 766 958 1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人均GDP(元) 年 份 1103 1181 1338 11 2156 2935 3931 4574 5253 5579 5804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人均GDP(元) 6274 6963 7912 9098 10845 12404 13939 16629 20490 22920 27596
影响我国人均GDP的变量因素分析
一国的经济乃立国之本,而经济发展是以GDP增长为前提的。影响人均GDP的因素看似众多,究竟哪些因素对人均GDP的增长起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呢?由此引出了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对我国人均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随着2009年中国GDP赶超日本,成为世界排名第二,无疑吸引了国内外的目光。然而,在如此大的总量之下,中国的人均GDP却一直在世界100名左右徘徊。“国服民穷”的现状一直是我们的问题。
经我们数据搜寻,在人均GDP的增长过程中,支出以及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都有了显著的上升。同时,我们知道GDP的构成取决于消费、投资、支出。因此,我们把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这两个指标作为反映了人均GDP的自变量,认为这两个变量是影响人均GDP的关键性因素。本实验主要选取1978—2010年的统计数据。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称作“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分析人均GDP有很大的经济意义:首先,除资源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人均GDP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定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反映。其次,人均GDP本身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人均GDP虽然不能直接等同于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但构成了一国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事实上,强调人均GDP的国家或地区,一般也比较注重提高本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再次,人均GDP与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内在联系。据分析,在一定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与社会安定、社会和谐成正比。
本实验报告主要从支出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两个个方面出发,通过往年的数据发展来观察它们对于人均GDP的影响,从而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笔者认为,在提高支出的基础上,更要调节好我国目前差距过大的问题,这样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实验过程: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包括模型设立、参数估计、模型检验、模型修正以及模型应用(预测)
实验步骤
一、 设立模型:
y表示重庆市人均GDP、x1表示重庆市财政支出、x2表示重庆市人均消费 数据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1987---2010年重庆市人均GDP 、财政支出和重庆市人均消费的关系,作出如下所示的关系图:
由图可以看出,重庆市人均GDP与重庆市财政支出(x1)、重庆市人均消费
(x2)呈现出正相关发展的线性关系。而且,我们知道在时间序列模型中,从经济决策到变量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其间可能经过了若干个各时段。如果决策反应周期特别长,则模型中就会包含滞后的解释变量,因此,在这一涉及时间序列数据的模型中,我们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引入滞后变量。
建立如下所示的线性模型:
y=c+b1*x1+b2*x2+b3*y(-1)+u
b为待定参数,u为随机干扰项
二、参数估计
结果如下所示:
回归结果分析:
y=27.69720+0.109388*x1+0.249876*x2+0.666811*y(-1) (99.77065)(0.030377)(0.1193)(0.152163) t=(0.277609)(3.601065)(2.088513)(4.382210) R=0.9979 R(修正值)=0.997675 DW=1.91 F=4435.488
2
2
二、 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所估计的参数 C=27.6972 b1=0.109388 b2=0.249876 说明当人均消费不变,财政支出每增加一元,将导致人均GDP增加0.109388元;当财政支出不变,人均消费每增加一元,将导致人均GDP增加0.249876元。 2、拟合优度检验
由图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 0.9979 , 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 0.997675 ,说明所建立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较好,即解释变量 x1 、x2 对 y 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3、T检验和F检验
查表得 t0.025(n-k-1)=2.045 由回归方程可知,t检验值都明显大于临界值,说明这三个变量各自对应变量y影响比较显著。 F统计量为4435.488,远远大于临界值。说明从整体上看回归方程也是拟合的比较好的。
4、对是否存在异方差进行怀特检验:
由回归模型知:nR=17.3,大于x(k),所以,表明存在异方差性。
四、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修正异方差:
22
此时回归方程为
y=-20.84105 + 0.1018*x1 + 0.262234*x2 + 0.667151*y(-1)
t= (-0.8395)(7.5597) (3.3168) (8.6168)
R=0.999317 D.W.=1.273314 F=13650.27
由修正后的方程可以看出,参数t检验均显著,可决系数大幅提高,模型较之前更完善。
2
五、 对模型进行经济预测:
由图形可以看出,人均GDP与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以及前一期的人均GDP呈相关关系,且均呈正相关,由图形预测,未来五年重庆市人均GDP将以此趋势保持增长。
结论:
从对于1978—2010年的数据的计量分析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城市支出对GDP的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这个自变量的增加,人均GDP显著增加,构成影响人均GDP的关键影响因素。
(2)、为了GDP的更快更健康的增长,应加大支出,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另外要均衡居民收入,缩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