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娱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 四年级上语文 第七、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 四年级上语文 第七、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来源:世娱网
四年级语文七、八单元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6分)

一、判断题(对的在答题卡上涂“T”,错的在答题卡上涂“F”。)(每题1分,共5分)

1. 《西门豹治邺》这个故事的叙述顺序是:兴修水利—惩治巫婆和官绅—摸清底细。( )

2. “诸儿兑走取之,唯戎不动”中的“走”和现代汉语中的“走”意思一样。

( )

3.蔡恒侯不听扁鹊的劝告,坚持说自己没有病的做法是不对的。 ( ) 4.“亦”的第三笔上“丿”。 ( ) 5.斩钉截铁的意思是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

二、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涂出正确答案的选项)。(每题1分,共5分)

6.下列四组词中,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琵琶(bā) 竹笋(sǔn) 邀请(yāo) 签订(dìng) B.逼迫(pò) 赞叹(zàn) 杰出(jié) 项目(xiàng) C.崛起(qū) 打扰(rǎo) 模范(fàn) 妄想(wàng) D.拒绝(jù) 延安(yán) 元旦(dàn) 纠缠(cán) 7.下列四组词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管理 唯一 麻雀 严历 B. 迎接 胸怀 幕色 赞叹 C. 新娘 取亲 茂盛 担忧 D. 拔河 既然 人烟 漂浮 8.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

A.王戎/不取道/旁李 B. 王戎/不/取道/旁李 C. 王戎/不取/道旁李 9.“古来征战几人回”中的“征”的意思是( )

A.远行。 B.用武力制裁 C.寻求,希望得到。 D.现象,迹象 10.下面的加点字中,不是多音字的一项是( )

A.传.说 B.新鲜. C.风俗. D.似.的 三、读拼音写字词(每字0.5分,共6分)

11.少年周恩来对伯父的话十分yí huò( ),直到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见巡警xùn chì( )同胞才明白原因。从此,他xiōng huái( )zhèn xīng( )中华的大志,发愤图强。

12.红红和明明是好朋友,也是赛场上jìng zhēng( )对手,这次红红主动把wéi y (ī )

的参赛名额让给了明明。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共9分) 13.补充下面词语,依序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共6分) ①若( )所( ) ②( )( )不解 ③( )名( )界 ④( )钉( )铁 ⑤ ( )不犹( ) ⑥满( )琳( ) 14.从上面找出词语来完成下面的句子。(共3分)

①爱迪生是 的科学家。 ②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黄继光 地用自己的胸膛挡住敌人的口。 ③他默默地望着远山, 。 五、我会查字典。(每空1分,共5分)

15.“竞”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诸儿竞走取之”中“竞”的意思是( ),我还能写出与它读音字形都很相近的一个字( ),并组词( )。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每题1分,共5分)

16.西门豹惩罚了巫婆和官绅。(改为反问句)

17.周恩来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缩句)

18.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9.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

的脊梁。(用加点词语造句)

20.为了防止病不再继续发展,病人必须要及时医治。(修改病句)

七、回顾、拓展,积累运用,按要求作答,依序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9分)

21.梅兰芳先生是 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主演的《 》《 》等,享誉世界。他高超的 让人喜爱,他的 更令人敬佩。 22.一封完整的信包括称呼、问候语、 、祝福语、 和 这六个部分。

23.《纪昌学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想要学好真本领,先要 。 八、口语交际,将建议写在答题卡上。(2分)

24.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哪一个?他(她)身上的什么特质最吸引你?请你写下来。

第二部分:阅读大本营

九、认真阅读以下文章,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4分)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1937年的中国少年

一天,长城的天空瓦蓝,一只苍鹰在孤独地盘旋。少年瘦瘦的肩上扛着一杆长长的,窄窄的背上背着一把大大的刀。少女纤细的手指牵着一绺少年的衣襟,问:“打鬼子?”少年说:“打鬼子!”

少女从怀里摸索出一块白色的手帕,那是她花了三个晚上织成的。

少女一边在少年肥大的军装的扣子上系手帕,一边问:“鬼子长啥样?”少年摇摇头,说:“不知道,等见了就告诉你。”

1939年的春天,一颗鬼子的子弹,了少年。从少年胸膛里流出来的血,将少女亲手织成的白手帕染得一片鲜红。

少年没留话,战友没流泪。抗日呀,一颗子弹,就是一条生命。抗日啊,一颗子弹,就是一个少年。到了1950年,少女嫁给一位战士。因为和战士头回见面时,战士说了一句:“打鬼子,不易啊!”

2003年的冬天,那位战士,也就是我的爷爷,一病不起了。他问奶奶:“1937年的那个少年有多大年纪?”

“刚满 16 岁。”奶奶回答。其实爷爷心里知道,六十多年了,那少年一直都活在奶奶心里,一 直都是瘦瘦的肩上扛着一杆长, 窄窄的背上背着一把大刀的16岁的英雄模样。并且,胸前永远系

着那块奶奶花了三个晚上亲手织成的白手帕。

爷爷就说:“1937年,我也16岁,我也在长城脚下打鬼子呀。”爷爷走了,走时,奶奶没流一滴眼泪。奶奶只对我们说了一句话:“1937年的中国少年,都是好样的。” 25.读文一,魏校长提出的问题是: (2分) 26.读文二,“1937年”的中国正处于 时期。(2分)

27.读文二,“一回头,看见少女还.站在风尘漫漫的路旁,一只手还.在半空中挥舞。”我能用加点的词造句。(2分)

28.读文一,“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这里的“抱负和胸怀”指的是“ ”。(2分)

29.读文二,从画“ ”的句子,我们可以知道 。(3分)

30.读文一,文中的这位同学就是少年 。通过同学们和他的回答可以看出,其他人读书是为了 ,而他人读书是为了 。(3分)

31.读文二,爷爷走了,奶奶说“1937年的中国少年,都是好样的。”是什么意思(3分)

32.读文一,魏校长为什以要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3分)

33.世界上仍然有国家处在战争中,有人说,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结合选文,写一写你的想法。(4分)

十、根据提示习作。(30分)

请给你的亲人、朋友或者老师写一封信,在信中说一说你近期的生活在和学习情况,或者心里话。注意采用正确的书信格式。

四年级语文七、八单元检测试题

答案

二、判断题(对的在答题卡上涂“T”,错的在答题卡上涂“F”。)(每题1分,共5分) 1——5 X X V V V

二、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涂出正确答案的选项)。(每题1分,共5分) 6——10 B D C B C

三、读拼音写字词(每字0.5分,共6分) 11. 疑惑 训斥 胸怀 振兴 12.竞争 唯一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共9分) 13.补充下面词语,依序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①若(有)所(思) ②(疑)(惑)不解 ③(闻)名(世)界 ④(斩)钉(截)铁 ⑤ 毫(不)犹(豫 ) ⑥满(目)琳(琅) 14.从上面找出词语来完成下面的句子。(共3分) ①闻名世界 ②毫不犹豫 ③若有所思

六、我会查字典。(每空1分,共5分) 15.J jìng 争着 竟 竟然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每题2分,共10分) 16.西门豹怎么不惩罚了巫婆和官绅呢? 17.周恩来到东北。

18.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不得不卖掉北京的房子。 19.略

20.为了防止病再继续发展,病人必须要及时医治。

七、回顾、拓展,积累运用,按要求作答,依序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11分) 21.闻名世界 贵妃醉酒 霸王别姬 表演艺术 民族气节 22.正文 署名 日期 23.练好基本功

八、口语交际,将建议写在答题卡上。(2分) 24.略

九、认真阅读以下文章,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4分) 25. 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26.抗日战争 27.略

28.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9.少年被鬼子的子弹打死了。

30.周恩来 家父而读书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很多像那位瘦瘦的少年一样热爱祖国、英勇抗日,为了保卫祖国甘愿牺牲的英雄,这些英雄都是好样的。

32.魏校长感到很意外,他没想到少年周恩来有这样高远的志向。 33.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