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诗歌中的映像美
来源:世娱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126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化怍基础的民拽. 以屹-、 :界民族之¨ 的。培养国 4必坝 立科字J 世的丁作态度和培养勇丁追求真 民的科学精神, 高 文化 学素质,必 从教 理的 科学、申亍学的 本修养是抖学精神6舶 的基 育人手。与 界发达吲 :下_比.我国人均受教育年 还很 础,没有这些修养.阱学精神就无从确立 仇足, 有 低,因此,必须大力傩进』L年剐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 学、申亍学基础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够发扬科学精神。 为, 盲。这是普及科学教育、性 民科技素质的基本途径。 科学精神是认真、 责、严谨、坚韧不拔和奉献的综合体 3,普及马克思卡义秆 ,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唯物 现。我们在实际工作平1l科学研究中,既要注意积累科学素 辩证的思维方,≮ 求 史∽精神和唯物辩证的思维方 养。 ‘婴端正科学的工作态度,敢于冲破禁区,勇丁探索。 式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封建迷信、 观教条的盛行主要是 5.各级领导要带头做弘扬科学精神的表率。一个国 缺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养,缺乏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 家、一个民族要具有科学精神,首先领导要具备。各级领 生观、世界观。所以, 提高闻民的精神素质,改善国民的 导崇尚科学,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追求真理.就能带动一大 思维方式,必须重视辩证唯物卞义难本原理的普及。为 批人跟随之,形成连动效应和辐穿寸效应。同时,对计会大 此.必须对哲学进 心革,饨其摆脱人肚繁琐、抽象的弊 环境弘扬科学精神 有重要积极作刷。 端.趋向简明化、通俗化和生活化。让人们f容易接受、乐于 [责任编辑张湘洛] 接受。 浅谈古代诗歌中的映像美 毛淑敏 (洛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洛阳471022) 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是一个审美过程。在这个审美 一点上。与李商隐的诗相映成趣的是李清照词<醉花阴): 体验中,除了诗歌的韵律美绐我们带来审美的感受,最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 的审美体验恐怕就是古代诗歌中的映像之美。古今中外 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的文艺评论家常把它比喻为水中影、镜中像。 羽在<沧 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浪诗话)中说:“盛唐诗人惟往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这首词写了词人思夫的痛苦。结尾“莫道不f}lj魂,帘卷西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这一审美 风。人比黄花瘦”三句,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在这几句 体验,我们从许多优秀篇章中可感受到。唐代诗人李商隐 词中.李清照不是运用语言直吐相思之情,而是用虚拟幻 在他的著名绝句<巴…夜雨)中用神奇的笔i周,真情洒露, 想这面镜子来反映渴念之意 请看:“帘卷 风,人比黄花 随意写来。却产生j 动人的效粜: 瘦”。不就是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才女思夫映像图吗?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阳佳节之日,秋菊盛开之时,一阵清风吹来。珠帘闪动,一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位美丽多情的少妇闪出窗来。由于日思夜盼阔别久离的丈 这首绝句惜墨如金,然而“巴…夜雨”四字竞重复了两次。 夫,丽显得花颜憔悴,玉肌消减,弱不禁风!不仅如此,这 是诗人才思匮乏吗?不然,诗中的美正在这重复之中显现 里的妙处还在“人比黄花瘦”一句是一笔两写。既写己,又 出来。正是这四字的重复.写出了时空的关联,写出了人 写夫。恰当地表达了夫妇双方的相思之情苦。人们在思念 间的悲欢离合。诗人写了“巴l},夜雨”这一夜,又想象出在 自己的亲人的时候,总是想到自己的亲人也同样想念自 与妻子重逢会面的那一夜中回思这一夜,两个相同的画 己。李清照自然也是这样。“人比黄花瘦”,首先是“黄花 面,一实一幻。幻的就像水中和镜中的映像一般,与真的 瘦”,想象着丈夫也因思念自己而消瘦了。只不过李清照 重叠在一起,造成一种精美的回环叠映之美。 觉得自己的思念之情比丈夫更为深切、更为强烈而已。所 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在谈论想象力的作用时,曾运用 以,她坦率地讲:“人比黄花瘦”——阖中的妻子比异地的 了水中像的比喻。他以日本净琉璃寺和西班牙阿尔罕木 丈夫更为消瘦。这既委婉地表达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拉宫为例,说明池水中的映像之美远远胜过实物。(<想象 伊消得人憔悴”的感情,又恰当地表现出“一种相思,两处 力的机能与构造))他认为,想象力的作用就是要创造水中 闲愁”那种两人共同相思的感情来。不同的是,这里比<一 倒影那样的映像。这种说法固然有点片面,然而这种审美 剪梅)词中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委婉、更加深刻、更加动人。 体验是人人都有的。不然,漓江山水之美怎能博得众人的 如果说这首词里的“薄雾浓云”的天气和“瑞脑”、“金兽”、 欢喜呢?通过想象创造一个场景来“倒映”现实情景,创造 “玉枕纱厨”的陈设,是词人通过描绘实景寄托感情,将无 一面“镜子”和一泓“池水”来反映真景,构成映像的美,达 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感情,因而产生了感人的力量的话; 到使人赏心悦目的目的,这正是古诗词的特色所在。在这 那么,“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画面,则是由于词人善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 I27 ・ 用虚拟幻想来表达感情。她通过运辟j新颖的想象这面镜 沉沙底的残戟,拿 |先净 光,善 过矾 鉴定,确认为三国 子,虚构出来一种映像——想象中的自画像和想象中的丈 时期的战争遗物 专人辑副了 么?也许 巷起决战之 夫的映像,把要表达的感情推向高潮,并用以结束全篇,使 前曹盂德横槊赋诲的繁情,也 鼻想起决战之¨周公瑾雄 人读了以后,似品名茶,如饮醇酒,感到余香满口,余味无 姿英发的形象,也 :会 起古战场 川1 1川形势,或青火烧 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战船那惊心动魄的崎景但是杜牧没有去写这J比,却回到 如果说李商隐和李清照虚幻之意似随意写来,而有的 赤壁之战那历史的 退=i . 一个出语惊人的假设和 则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果。我们来看周邦彦的(兰陵王・ 推断:“东风不与 哪 .铜雀每 我 二乔 ”’ 一 乔氏两 柳): 姐妹。大乔嫁J 孙装小,斤嫁r 喻;铜雀台是 谍晚年享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 乐的地方。这两佰.’足I蔸.如果淡彳『东风对周瑜慷慨相助. 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他勰会成为曹操=F下的败将, 大乔小乔也会落到曹操的 望人在天北。 手望.东吴的事业早耕荡然无存了,这就是说. 其说周 这是写送行。“愁一箭风快”以下是诗人代行者设想别后 瑜是一位英雄。不如 兑池是…/、叠迂儿! 的情景,进而想象出行者回头遥望已“在天北”的送行者, 那么,诗的_宇旨究竟是什么?关键在于对“尔风”的理 即诗人自己。诗人想象出别人对自己的想象.幻化出另一 解 .“东风”指代若冒确取得胜 种种客观条件 就是 个自己.使用“层层脱换.笔笔往复”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哀 说.如果周瑜不是适逢其会,不 备天时、地利、人和渚方 愁。 面的便利条件.特£L是 孙极 任和支持,他肯定会 无论李商隐的诗还是李清照和周邦彦的词.都是通过 破暂操击垮.东吴 仔啦以逃脱 火的命运。 人的这 想象创造一个场景来倒映现实情景,创造一面镜子和一池 些议论.主要是为Ir, 沦史来寄 自已的感慨。 外之意 秋水来反映真景。想象的镜子和池水在这里起了十分美 是,我若得到施展抱债 n饥会,未 不能像周瑜那掸建立 妙的作用。这正如北宋很有成就的文艺评论家范温所说: 一番功业。这里 司历 的感慨,育对周瑜的英雄业绩的 “古人形似之语,如镜取形、灯取影也。”((潜溪诗眼))达芬 赞叹,有对自己命逮的慨叹,有对现实的不满。如此林林 奇说:“镜中所映图画,似较镜外所见为佳。” 总总复杂的思想情感的表现,都是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 这镜中所映图画与水中所映影子为何较镜外、水外所 雀春深锁二乔”的想象境界中文现的。这正如海德格尔说 见为佳?这水中影、镜中像的比喻的意蕴何在?我们阅读 的:“诗化艺术作品揭示创造了一个世界。”“诗是对存在和 古代诗词和历代的评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水中影和 事物本质的最初的命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王昌龄的 镜中像具有逼真形似和虚幻无际的特点。这水中影、镜中 <出塞)也是如此: 像与镜外、水外所见相比,其间不同的是它既是虚幻的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实又是真实的虚幻,它是客观存在在人的感知觉的作用下 但使龙城飞稍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产生的结果。镜中、水中的映像一旦代替了真实。奇迹便 他这首诗所包含的复杂感情。无 三对现状的 满,对 产生了.诗境即由此而生。它是人的想象力的结果。是创 将帅的嘲讽,还是其中所洋溢着的克敌制胜的乐观信心, 造的产物,是一种艺术的美——映像之美。我们在欣赏杜 都是在一个“但使”的想象境界巾来实现的。现实巾严重 牧的名作(赤壁)的过程中.这种审美体验表现得尤为突 的边患问题,在诗歌中.在人的潜l在的无限可能性中.以轻 出: 松的方式解决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古代诗词中这种以镜中映像阳水中映像代替真实的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例子比比皆是。诗人正是通过虚与实的结合.以虚幻的真 诗题叫做“赤壁”.而诗人的兴趣却在一件出土的兵器上。 实来达到一种真实的虚幻。创设一种审美境界。 并以此为出发点,借题发挥,驰骋想象。赤壁江边一段久 【责任编校赵运通] 《教师口语》课主体性教学新探 王富莲 (南阳幼儿师范学校,河南邓州474150)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 求.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笔者根据中师 学.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在充分 (教师口语)课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强调了学生的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同时,不断发掘学生潜能,更好地 主体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构建主体性 促进他们主体意识进一步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 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