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娱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轼“以诗为词”之动因、标志及词史意义

苏轼“以诗为词”之动因、标志及词史意义

来源:世娱网
Motive,Sign and Significance of Su Shi's Spirit in Ci

Composition

作者:张国荣

作者机构: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出版物刊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1-7页

年卷期:2016年 第6期

主题词:苏轼;以诗为词;动因;标志;意义

摘要:"以诗为词"乃是北宋学人对苏轼词之普遍认知,亦是苏轼词之一大特色。苏轼之所以"以诗为词",其动因是要以此压倒柳永,超越柳词,同时亦深受宋初欧阳修领导"诗新运动"及传统各种文学体裁相互融通、相互作用之启示与影响。苏轼"以诗为词"有三大鲜明标志:(1)词中杂有诗句;(2)词多以"赋笔"为主,参以"比兴";(3)词多诗境。苏轼"以诗为词"在我国词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